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 文件代替GB/T17643—2011《土工合成材料 聚乙烯土工膜》,与GB/T17643—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聚乙烯土工膜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
———更改了土工膜的术语和定义(见3.1,2011年版的3.1);
———增加了聚乙烯土工膜的术语和定义(见3.2);
———删除了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线形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拉伸屈服强度、屈服伸长率、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直角撕裂负荷、2%正割模量的术语和定义(见2011年版的3.4、3.5、3.6、3.7、3.8、3.9、3.10、3.11、3.13);
———更改了基础原料密度(见表1,2011年版的4.1);
———增加了环保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基础原料的规定(见4.2);
———更改了回料使用要求(见4.3,2011年版的4.2);
———删除了分类和代号表中主要原材料(见2011年版的表1);
———将命名中的产品宽度和产品厚度更改为产品规格(见5.2,2011年版的5.2);
———更改了长度偏差、宽度偏差(见6.1,2011年版的6.1);
———更改了糙面聚乙烯土工膜厚度极限偏差(见表4,2011年版的表3);
———更改了晶点、僵块和杂质外观质量指标(见表5,2011年版的表4);
———将断裂伸长率更改为拉伸断裂应变(见表6、表7、表8、表9、表10,2011年版的表5、表6、表7、表8、表9);
———将屈服伸长率更改为拉伸屈服应变,并更改了性能指标(见表6、表7、表8,2011年版的表5、表6、表7);
———将黑色聚乙烯土工膜碳黑含量更改为炭黑含量,并更改了性能指标(见表6、表7、表8、表9、表10,2011年版的表5、表6、表7、表8、表9);
———将GH-2S拉伸负荷应力开裂更改为耐应力开裂,并更改了性能指标(见表7、表8,2011年版的表6、表7);
———将抗穿刺强度更改为刺破强力(见表6、表7、表8、表9、表10,2011年版的表5、表6、表7、表8、表9);
———增加了GH-2S、GH-2T、GL-2的低温冲击脆化性能、水蒸气渗透系数、尺寸稳定性性能指标(见表7、表8、表10,2011年版的表6、表7、表9);
———更改了糙面聚乙烯土工膜毛糙高度最小值性能指标(见表8,2011年版的表7);
———更改了糙面聚乙烯土工膜拉伸断裂强度、拉伸断裂应变性能指标(见表8,2011年版的表7);
———增加了试验方法中拉伸屈服强度、拉伸断裂强度、拉伸断裂应变计算公式(见7.8、7.9);
———更改了刺破强力、耐应力开裂、常压氧化诱导时间试验方法的引用文件(见7.11、7.12、7.15,2011年版的7.11、7.12、7.15);
———增加了全数值比较法(见8.5.1);
———增加了糙面土工膜厚度极限偏差、平均厚度偏差计算公式(见A.6);
———增加了炭黑分散度评级的炭黑团和内含物的面积及尺寸数值(见附录C,2011年版的附录E);
———删除了附录“抗穿刺强度的测定”和附录“拉伸负荷应力开裂的测定(切口恒载拉伸负荷应力试验)”(见2011年版的附录C、附录D)。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华盾雪花塑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盾雪花塑料(固安)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金霸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天大塑胶有限公司、索玛土工合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山东佰丰塑业有限公司、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天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南京瑞特威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宜兴市杰高非织造布有限公司、仪征升力防排水材料有限公司、宏诚合成材料(江苏)有限公司、山东金瑞祥土工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盈帆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金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驰华易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天海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昊博(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建益新材料有限公司、辽宁大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建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惠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山东德旭达土工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亿博阳光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潍坊驼王实业有限公司、云南展鹏土工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天鹏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建通塑工科技有限公司、泰安诺联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华信雪花土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德盛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肥城联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湖南盛业土工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新疆金大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海新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云南众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云南神州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丙伟、者东梅、丁金海、赵欣皓、陈锡明、张保利、王卫云、周子颎、谢浩、刘好武、邓少平、杨广庆、王正龙、鲍旭峰、赵宝平、张占元、任方钦、何仕聪、王帅、周坤、肖华春、张明、王建益、张东旭、郑鸿、贺实月、陈冠华、岑静芸、付立荣、陈琪、郑海刚、吕建松、高阳、梁训美、代馨、董宜尧、马祥义、于新华、杨化浩、赵伟婷、张鹏程、武向晖、张涛、蔡望帆、邱德明、肖明、高寿福、尹路忠、
邓兴富。
本文件于1998年首次发布,2011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