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堂
Knowledge lecture hall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全省乃至全国淡水养殖大市,稻虾模式推广应用面积居全省之首。以稻虾模式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在本区域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农作制度。客观地看,稻虾模式有利也有弊。该模式在小龙虾养殖期肥水培藻、投饲、用药等,将导致水体氮磷负荷增加,还因养殖过程换排水而加大面源污染风险。特别是由小龙虾养殖向水稻种植转换期,整田过程排出的水量远大于一般农田,由此引起的面源污染不容小视。为促进稻虾模式可持续发展,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部分:标准的结构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长江大学提出:
本规程由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管理;
本规程起草单位:长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荆州市小龙虾产业协会、荆州农业科学院、中化农业(临沂)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公安县毛家港镇长征渔场。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朱建强、吴启侠、刘宏斌、范先鹏、万鹏、刘凯文、赵恒彦、李延锋、吴芸紫、唐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