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1/T 556—2008《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规程》,与DB11/T 556—2008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智能计量设施”、“灌水定额”及“湿润比”(见3.1、3.2、3.3);
b) 删除了“供水成本分析”(见2008年版的3.4);
c) 增加了“一般规定”的条款(见5.1.2);
d) 增加了“机井”周边环境、安全及报废机井的处理要求(见5.2.1、5.2.2、5.2.5);
e) 增加了“井房”的运行维护要求(见5.3);
f) 增加了“变频设施”、“过滤装置”、“施肥装置”及“计量设施”的运行维护要求(见5.5、5.6、5.7、5.8);
g) 删除了水泥制品管漏水的处理方法(见2008年版的4.4.5);
h) 增加了“田间配套设施”中喷灌、微灌的运行维护要求(见5.10);
i) 增加了“信息化设备”的规定(见5.11);
j) 删除了部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2008 年版的5.2),增加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灌溉水利用系数(见6.2);
k) 删除了“经济效益分析”(见2008年版的6.1、6.2、6.3);
l) 删除了“不同水文年灌溉制度”(见2008 年版的附录B)。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綦中跃、杨胜利、岳海英、杨淑慧、张霓、尹玉冰、刘祥忠、孟范玉、王克武、岳焕芳、安顺伟、胡潇怡、钱新磊、曹生群、张丽娟、齐艳冰、杨晓春、罗昊、孙萍萍、朱向东、张桂
芳、孙威、刘德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 556—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